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

第一份大木工作(龜速增加內容)

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,老闆給了一塊空地,叫我生出一棟房子,想當然爾,剛出社會的我,非常陌生,完全不知如何起頭,不過在老闆的指導下,還有跟建築系實習生配合下,圖稿也是慢慢成形。
依據大木的型式,有幾個種類如下

1.框組壁法-使用規格角材建立外框之後,再進行牆體封板
2.梁柱法-較適用於住宅
3.板工法-以板料為主體的模組式做法,適合工廠量產,到現場後依據模組組裝
4.集成材法-適合用於大跨距的構造,因集成梁是由多個木材膠合而成,斷面大,所以依據需求設計大載種的構件,我在美國某個機場見到過運用集成梁建構的屋頂。
5.原木組構法-類似台灣常見的小木屋吧
6.傳統工法-廟宇類的做法

德式大木為梁柱式工法,利用梁柱建立框架後,在梁間搭配斜撐加強構造,而於一二樓間則是用夾梁的方法,把地梁夾在中間。

本次製做流程準備如下

1.使用回收北美松及台灣柳杉,依據圖紙分配好料件及數量。
2.工具為:歐式直角規、木工鉛筆、手提圓盤鋸、雙面鋸、鍊條式角鑿、鑿刀、手提電鉋。
3.依據樓層編號,如1樓,按造柱體順時針編11、12、13、14、15等...,如二樓則為21、22、23、24、25等...,柱梁編號必須搭配。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